若兰 发表于 2018-1-11 10:09:41

关于仄韵词牌《苏幕遮》的简析与写作 山野风老师撰稿

【A】渊源与基本谱格规范:

1】渊源:
(1)《苏幕遮》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唐代时,苏幕遮传入中原,曾轰动京城。唐人写的关于苏幕遮歌舞的诗词,就数量繁多。曲词原为七言绝句体(如张说的《苏摩遮》五首),以配合《浑脱舞》。近人考证,苏幕遮是波斯语的译音,原义为披在肩上的头巾。

(2)《苏幕遮》一作"莫"或"摩"。在唐代京师西明寺僧人释慧琳所撰《一切经音义》第四十一卷中解释为:苏莫遮,西域胡语也,即:【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后用为词调。

(3)浑脱舞:原名《泼寒胡戏》,又名《苏幕遮》(波斯语“披巾”)。出自伊朗,由龟兹传入中原。北周大象元年腊月在正武殿上使胡人作此舞,以水互浇身子,谓之乞寒。
——另有一种说法,苏幕遮亦称乞寒节,是龟兹国为祈祷当年冬天严寒以降更多的雪,来年水源充沛的——一种所谓的北周及初唐舞蹈。
——唐代以武后、中宗时为最盛行、不但都市相率为之,宫廷中亦舞《浑脱》。此舞原在隆冬举行。
——唐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张说(yuè)有《苏幕遮》诗云:
腊月凝阴积帝台,豪歌急鼓送寒来。
——由于此舞:有乐器伴奏,有面具,并有时“持索、搭钩捉人为戏”。后来《浑脱》和《剑器》二舞同演,甚至糅在一起。宋代宫廷队舞小儿队有《玉免浑脱队舞》,头戴玉兔冠。一说,浑脱乃酒囊、皮船、口袋等。
——由于此舞:骑骏马,着胡服,舞时“挥水投泥”,戏谑成份较浓,而且“裸体跳足”,“腾逐喧噪”,更被认为“亵比齐优”,有伤“盛德【风化】”,
——故吕元泰、张说、韩朝宗等大臣上疏进谏:【我大唐本是礼仪之邦,却效法北方胡虏之俗,这不应称为先王礼乐,不能为天下楷模。】,由此泼水而舞的形式终于于开元元年禁断。

(4)在北宋时期,由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的《新唐书·宋务光传》中所载:唐朝清源尉吕元泰在上奏唐中宗书中所曰:"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为《苏莫遮》。——可见此曲流传中国尚在唐玄宗之前。后衍为长短句。
——《苏幕遮》作为词牌,在文人雅士中广泛流行,宋词人填《苏幕遮》词大有人在,广泛传播,其势锐不可挡。到宋时,苏幕遮就成了词牌名。宋词盖因旧曲名,另度新声也。

(5)敦煌曲子词中有《苏莫遮》,双调六十二字,宋人即沿用此体。又名:《古调歌》、《鬓云松令》、《云雾敛》、《般涉调》等。南宋人黄升编撰的《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第三卷中将此词题作【别恨】。北宋词人周邦彦所著的《清真集》入【般涉调】。其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6)【般涉调】是词曲音乐的十二宫调之一。在【元曲】的【套曲】中,般涉调多在正宫或中吕套曲后段,作为该套曲的结束部分。
——般涉调的【声情】特色为:拾掇坑堑【shí duo kēng qiàn】宜于表现扑促情怀——扑身实在、促声揄情。
【拾掇】为:北方方言,涵义为: 收罗;拾取、整理。 【坑堑】意指:沟壑;山谷,常用来比喻险恶环境。
——属于般涉调的曲牌主要有【耍孩儿】、【哨遍】等。属于般涉调的词牌主要有:【木兰花】、【玉树后庭花】、【苏幕遮】等。

2】词牌格律:正格体1:苏幕遮·怀旧(碧云天) 宋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七句四仄韵,上下片的句式完全相同。
2句序。33 45 7 45 X2
3句式;三字句4句 上1下2——2句 上2下1一一2句
       四字句4句一一均为上2下2
    五字句4句一一均为上2下3
    七字句2句一一均为上4下3
4特别提示;
四个三字句,均为【律句】且【严格对仗】!
上阕三字句为:上二下一。下阕三字句恰相反:上一下二。
这是该词格【特殊规范】!

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韵】
碧云天,黄叶地 。 秋上连波, 波上寒烟翠。

(平)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韵】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平)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韵】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注】
1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2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sì):羁旅之思。

【现代语译文】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思念家乡黯然销魂,羁旅的愁思缠绕不休。只有在梦中得到暂时的慰藉。
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3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字希文,原名朱说(yue)。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汉族,祖籍彬州(今陕西省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李元昊造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有《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喜好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烁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范仲淹词作虽然存世数量很少,但却首首堪称精品,在宋词的发展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北宋建国至宋仁宗,享乐之风甚嚣尘上,歌词中也多记载游乐盛况或是艳情俗事,范仲淹却能在词中或咏史抒怀,或表家国之思,内容和风格丰富多样,有着过渡时期的浓重痕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范仲淹才是宋词开豪放派词风的先驱者!

写作背景:
这阕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主题与构绪解析:
——这是一阕描写羁旅乡愁的词作,是范仲淹在外地思念家室的作品。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 此词以低徊婉转、沉雄清刚的笔触,抒写了羁旅相思的情怀。词的上片写景,景中含情,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下片抒情,情融景中,直抒思乡情怀。全词大笔振迅,意境深阔。

——此词在抒写乡思旅愁的主题构绪上,运用上片用色泽渲染秋景,下片直抒乡关之思的笔法,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其情、其思尤见深挚。

上阕起拍: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天际地极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
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二拍:
【山映斜阳天接水】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水天相接之处斜阳照着远山,而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暗指故乡)却更在斜阳以外的更远方。以家乡渺远衬托出思乡之情浓。
——“芳草”为什么就是诗人的家乡呢?
这里面暗中化用了《楚辞》的话:“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意思是王孙远游不归,只见家乡的芳草丰盛地生长。后来李商隐也说:“见芳草则怨王孙之不归。”可见,“芳草”远在“斜阳外”,就不单是指自然界中的芳草,而是借芳草来暗示诗人的家乡远在天际,好像越出斜阳之外,比斜阳更要遥远了。



下阕起拍:
【黯乡魂,追旅思,】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

二拍:
【明月楼高休独倚,】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
结拍二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艺术特色与写作技巧:
该词是——以秋景写秋心”的绝唱,此词不是普通的游子秋思之作,而是边关统帅写的征人思家之作。其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
该词作在处理【情】与【景】的词绪关系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词作上片描写登高所见秋景,下片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先从写景入手,写出很典型的高秋景色,境界开展阔大。这种开阔的境界,却用那句“山映斜阳天接水”为结语。“芳草无情”,轻轻传出作者思乡的念头,景与情之间的衔接是非常巧妙的。“芳草”无情而人有情。无情的芳草能远出斜阳之外,伸到自己的故乡;而人呢? 富于感情的人反而不如芳草! 这正是人生最无法开解的憾事。这里已不是写芳草斜阳,而是强烈地抒发沉重的怀人之情了。
下片在抒情中进一步刻画作者本人的形象。那思乡的梦魂,那梦里的欢笑,那倚楼的孤影,那带酒的泪痕,都是竭力渲染勾勒人物,让他的形象鲜明而突出。
在抒情与写景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是我国古典诗词的特长。它很值得我们从中汲取经验。
——该词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1;借景抒情,情境交融。2;反衬手法3:比喻手法

正格体2:苏幕遮.燎沉香   北宋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仄平平   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韵】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韵】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释:
​⑴燎(liáo):细焚。
⑵沈香:沈,现写作沉。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⑶溽(rù)暑: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溽,湿润潮湿。
⑷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⑸侵晓:拂晓。侵,渐近。
⑹宿雨:隔夜的雨。
⑺清圆:清润圆正。
⑻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⑼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吴越一带。作者是钱塘人,钱塘古属吴郡,故称之。
⑽久作长安旅:长年旅居在京城。长安,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旅:客居。
⑾楫(jí):划船用具,短桨。
⑿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浦,水湾、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现代译文: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杭州西湖荷花塘。

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

作者简介: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他与属于旧党的苏门词人不同,在政治上倾向于变法的新党。他28岁时,因向宋神宗献《汴京赋》,歌颂新法,而大获赏识,由太学诸生直升为太学正。神宗死后,旧党执政,苏门诸君子纷纷回到朝廷,周邦彦则被挤出京城,到庐州(今安徽合肥)、荆州(今属湖北)、溧水(今属江苏)等地任职。等到新党上台把持朝政,苏门词人尽遭远贬,周邦彦重返朝廷,官到提举大晟府。由于不愿与蔡京奸党合作,晚年又被逐出朝廷,到顺昌(今安徽阜阳)、处州(今浙江丽水)等地主官。徽宗宣和三年(1121)病逝于南京(今河南商丘)。
——周邦彦被尊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开南宋姜夔、吴文英格律词派先河。周邦彦的集子有杨泽民、方千里、陈允平三家和词,今存《片玉词》10卷,《彊村丛书》本;另有《清真集》2卷,集外词1卷,《四印斋所刻词》本。
——周邦彦喜爱音乐,能自度曲,制乐府长短句,词韵清蔚,传于世。(《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传》)
——周邦彦词名《片玉集》,有汲古阁《宋六十家词》本,《西泠词萃》本。又名《清真集》,有《四印斋所刻词》本,郑文焯校刊本。又陈元龙注《片玉集》,有武进陶氏涉园景《宋金元明本词续本》,归安朱氏(朱祖谋)《彊村丛书》本。

——周邦彦词风:
周邦彦堪称北宋最著名的词人,被后人誉为“婉约派”大家.他的词以状物最工.在艺术风格上,以纯雅取胜、以托物寄情,且表现手法形态多样。周邦彦对宋词发展的主要贡献是继柳永之后将慢词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约略有四:
一是描写穷极工巧。不论写景状物,大都细腻入微,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诗意盎然。
二是铺叙变化有致。长调宜于铺叙,而平铺直叙则一览无余,令人生厌,周邦彦词则充分调动点染、勾勒、顺逆、离合等手段,突破时空限制,跌宕多姿,富于章法美。
三是格律精严谐美。他精通音律,有审定古调和创制新曲之功,这些皆为后世规范。他曾主持整理了84调,“又复增演慢曲、引、近,移宫换羽,为三犯四犯之曲”(张炎《词源》),使词调日趋繁富。诸如《浣溪沙慢》、《华胥引》、《荔枝香近》、《玲珑四犯》、《六丑》等,都是他的创调。其词字有定数,平仄严格区分,上、去、清、浊,毫不含糊,音律精审,声韵和谐。
四是语言典雅精丽。他极为重视锤句炼字,喜欢用典,善于点化前人诗句,如《瑞龙吟》(章台路)一词便融化杜甫、刘禹锡、杜牧、李贺、温庭筠及宋人诗句多处,《西河》(佳丽地)则隐括刘禹锡《金陵五题》,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而且又时见新意。
——以上四点构成了周邦彦词缜密典丽、深厚和雅的独特风格。周邦彦提高了词的艺术表现力,丰富和发展了词的曲调,上承柳永、秦观,下启姜夔、吴文英,手挽南北两宋,影响深远。

主题与构绪解析:
——该词作: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段落极为分明。
上阕起拍【燎沉香,消溽暑】
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两句写境静心也静。
三、四句【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呼”字表现出小鸟在骤雨初晴后欢快的叫声和呼朋引伴的情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
二拍【叶上初阳干宿雨】句,清新而又美丽。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则动态可掬,寥寥几笔,写尽荷的摇曳多姿和神清骨秀。尤其是“举”字炼字精妙,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
——大意是: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这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有时间性的景致,体现出荷叶的圆与青翠。
——词句炼一"举"字,全词便【立】了起来,动景如生,描绘出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美与荷花的茎的力度美。
——这几句构成了一幅恬淡、清丽的美景这样,再看"燎沉香,消溽暑"的时间,则该是一天的事,而从"鸟雀呼晴"起,则是晨光初兴的景物,然后再从屋边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再看首二句,时间该是拖长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为下阕久客思乡伏了一笔。

下阕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
起拍【故乡遥,何日去】
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紧接:
【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是以肯定无疑的反问语气写朋友此时正在远方思念自己,更加衬托出我对家乡亲朋的思念,突出了词人乡愁之深。
结拍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艺术特色与写作技巧:
这阙词风格清新活泼,境界淡远高超。周邦彦的词以典雅著称,又被推为集大成词人,其词作固然精工绝伦,而其思想境界之高超,实尤为其词作之牢固基础。
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这阙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首先这两句词的写法,大有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沙落日圆’的精髓。
——第二,造境语言的【简笔】构境的简练之美。“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的“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字更是为人称道的,它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风”造成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

本讲作业:

1】依据范仲淹正格体一《苏幕遮·碧云天》谱格:以民族传统节日【春节】为主体范围,以【除旧迎新】、【团圆亲情】、【祈福祝愿】三大【传统】意象写出一阕习作。
2】该习作的特别启示:要以【忆昔感悟】、【心声情诉】、【希冀展望】三点为构思立意的基本点,分别自【新颖】、【深厚】、【情实】多侧面视角入笔,写出的【佳节】主题的【民族情感】立意。
3】用韵:依据范词词作,步韵、依韵均可;也可以自选韵【但副题必须标识】。
4】习作写出后,每人准备【自我评价】的发言资料【包括:写作过程中的背景与目的、自我评价习作的优缺点】。
5】凡是习作完成已经发出的作品,更改、撤换的期间为各期将作品提交点评老师前的1日内,超过这个期限,不再允许变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仄韵词牌《苏幕遮》的简析与写作 山野风老师撰稿